杜如晦出身于官宦之家,他自小喜欢博览群书,虔诚爱学,才华盖世。以识人着称的隋吏部侍郎高孝基曾预言他:有应变之才,当为将帅之用。他让杜如晦暂...
发布时间:2020-09-16杜如晦(公元585年630年),字克明,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。少年时聪悟好学,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认为其有应变之才,当为栋梁之用。隋大业中,补滏...
发布时间:2020-09-11杜如晦(585年630年),字克明,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)人。唐朝初年名相。 出身京兆杜氏,初仕隋朝,授滏阳县尉。晋阳起兵后,成为秦王李世...
发布时间:2020-09-11杜如晦(公元585年630年),字克明,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。少年时聪悟好学,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认为其有应变之才,当为栋梁之用。隋大业中,补滏...
发布时间:2020-09-11初唐年间,唐朝有才之人,人才辈出。在这样一个时代,人才济济,能历经历史的锤炼依然名留青史的人,都不是普通的官家人所能达到。唐高祖统治时期...
发布时间:2020-09-11杜如晦(585~630),字克明,京兆杜陵人。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,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。杜如晦自少聪悟,好谈文史,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。...
发布时间:2020-09-11杜如晦
杜如晦(585-630年),字克明,京兆郡杜陵县(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)人。唐朝初年名相,襄州刺史杜吒之子。初仕隋朝,授滏阳县尉。晋阳起兵后,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,授兵曹参军。迁陕州长史,从平薛仁杲、刘武周、王世充、窦建德叛乱。迁秦王府从事中郎,积极运筹帷幄,为时人所敬服。文学馆建立后,位列十八学士之首。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时,位居首功,拜太子左庶子,册封蔡国公。唐太宗即位后,历任兵部尚书、检校侍中、吏部尚书,迁右仆射,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,负责选拔人才、制定法度等,并称“房谋杜断”。贞观四年(630年5月6日),病逝,时年四十六岁,追赠司空、莱国公,谥号为成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,图形凌烟阁,位列第三。
Copyright © 2002-2019 历史人物网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